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当地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殊死大搏斗拉开帷幕。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的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中共中央的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宣告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937年 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城郊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起草的宣传鼓动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都争取抗战胜利而战斗》。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会议通过的十大纲领和决定,标志着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正式形成。
为了初步总结全国抗战经验,批驳当时流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毛泽东在1938年五六月间做了《论持久战》的长篇演讲。
《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件。它不仅指明了必须持久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前景,大大增强了人们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以后抗日战争的实践,充分证明《论持久战》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1937 年 9 月 25 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首战告捷,一举歼灭日军 1000 余人。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使许多人由此相信共产党不但坚决抗日,并且是有能力战胜敌人的。1938 年 4 月,党中央作出决定:将原在山西山区的八路军三大主力分别向河北和山东的平原地区挺进,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1938 年 9月至 11 月,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举行。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这次全会正确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规定了党在抗战新阶段的任务,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步调。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迅速发展。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已无力在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全民族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0年8月至翌年1月,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军的进攻。随着战役的展开,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这就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百团大战给日军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在抗日局面比较低沉时振奋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妥善处理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既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又坚持和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保全民族抗日战争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连续打退或制止国民党顽固派三次反共高潮,这表明党已经有了能够驾驭复杂局面的成熟的领导集体。
许多中间人士也由此看清共产党确实是以民族利益为重,而不是只顾一党一派利益。党在全国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更加证明它是团结抗战的柱石。
1941年至 1942 年,是中国敌后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为中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日本侵略者企图把中国变成它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决意加紧对华作战。1941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承担着抗击日本陆军主力的任务。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在度过1941年至1942年的最困难的时期后,进入再发展时期。从1943年起,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一些地区开始了对日、伪军的攻势作战。同一时期,中国正面战场却出现了豫湘桂大溃败。
人民从事实中得出结论:国民党统治集团不能担负起争取抗战胜利的任务。不能维护中国的独立、推动经济的发展,只能成为中国进步的障碍。1939年、1940之交,为了将丰富的中国革命经验系统化,更好的指导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继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之后,毛泽东又接连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重要理论著作。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的提出,既科学阐明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的严格区别和政策界限,又独创性的解决了这两个革命的相互衔接问题。这个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全党极大的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在德国法西斯面临彻底覆亡和抗日战争接近胜利的前夜,在党的整风运动的基础上,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党的七大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战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