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厚德 勤勉 博学 强技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厚德— 君子以厚德载物,深厚的恩德,谓施以厚泽,胸怀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舍小利而全大义。
勤勉—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勤学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长欲,天道酬勤,培养勤劳意识、养成勤劳的习惯、提高劳动技能。
博学—广泛地学习,学识渊博,知道的多,了解的广。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还要涵盖其他学科的知识。
强技—即提高技艺、增强技能。要求师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掌握技术、提高技艺、增强技能。强技应该以能力为核心,在专业方面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用于探索创新。
校风:进取创新
“进取”与“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和目标取向,是继承和发展、思与学、知与行的统一。对于我校而言,“进取”,就是要不断充实、更新、完善自身,在求真务实、树标立范、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过程中百折不挠、超越自我、永远向前。“创新”,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转变观念,不断确立新目标,积极拓展新思路,及时解决新问题,切实取得新成就,努力达到新高度。
教风:敬业厚生
“敬业”,古人解释为“谓艺业长者而敬之”,或称“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包括孔子所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概括而言都是讲一个道理: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或工作,要有恭谨、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厚生”,出自《尚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原意为“使民众生活富足”,这里借用“厚”字引申为“重视、关爱、宽容”,借用“生”字则专指“学生”。敬业厚生是为师者的使命和天职,敬业为源,厚生为本,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学风:勤学敏行
“勤学”是一种求知砺能的态度,就是勤于学习、刻苦钻研、学会求知。学生应以勤学为先,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多学、勤问、善思,重知识积累、重技能提高、重人格培养。“敏行”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方式,就是勇于实践,行动快捷,抢抓机遇,善抓机遇。学生应以敏行为本,要积极、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并通过实践去促进自己的反思与成长。